这些常用的有毒中药,不可随便乱用!
日前,媒体报道,河南一名11岁的小姑娘,放学后因为口渴,一口气喝下了妈妈泡的一碗山豆根水,约50克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随后出现口角紧闭、头晕、呕吐等症状,后被医院诊断为中毒性脑病......手脚变形、身体抽搐,活动无法控制。
很多中药具有毒性,在古代就将中药称作“毒药”,并且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的传说,而《周礼·医师章》中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说明中医不但不否认中药的毒性,而且对中药的毒性早有认识。
常见的内服有毒中药主要有:
一、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麻黄、细辛、冰片、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白果、罂粟壳等。
【主要功效】化痰止咳,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毒性】这类止咳类中药,有的对神经有抑制作用,比如麻黄含有麻黄碱,半夏也具有神经毒性,比如生半夏误服微量即可中毒,所以生半夏按毒性中药管理,临床需炮制后使用。此外,半夏还有对局部黏膜强烈刺激性、肾毒性、妊娠胚胎毒性、致畸作用。
二、强心类中药:附子、川乌、草乌、万年青、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等。
【主要功效】强心作用、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等。
【毒性】这类强心类中药,往往都是有毒作用,少量可以起到强心作用,但如果超量,则引起心律失常,终致心脏抑制,死亡。
三、抗风湿类中药:马钱子、雷公藤、天仙子、昆明山海棠等。
【主要功效】这类中药常用于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
【毒性】这类中药通常具有很大毒性,不管是人还是动物误食后都会引起中毒。比如中药典籍中记载:马钱子,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
四、虫类中药:全蝎、乌梢蛇、蜈蚣、水蛭、虻虫等。
【主要功效】这类虫类中药的作用往往都是以毒攻毒,用于治疗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毒性】这类虫类中药,本身就具有毒性,很多人喜欢用来泡酒喝,其实是毒酒。误服后会加重身体器官负担,导致肾脏损坏、或者肝脏损坏。
此外还有文献报道,马桑叶、四季青、地榆、萱草根、何首乌、肉豆蔻、丁香等都会导致肝损伤; 含有甙类、毒蛋白类(种子类)、生物碱类(千里光、紫草)、 重金属类(铅、砷)、动物类(蜈蚣、斑蝥)等成分的中药也都可能造成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