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发布日期:2019-04-26   浏览:114人次
长期用这些常用药会使骨骼变脆

除了更年期雌激素减少引起的骨质疏松症,不少人还会因为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导致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临床上称为药源性骨质疏松症。

下面介绍4种可导致骨质疏松的常见药物,以及具体的解决办法。

1、强效抗炎:糖皮质激素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泼尼松、地塞米松、布地奈德等。

糖皮质激素可强效抑制免疫系统分泌炎性物质,从而快速缓解疼痛不适。临床上常用于缓解自身免疫性炎症发作(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以及缓解急性过敏反应(如哮喘)等。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很多。它是导致骨质疏松最常见的药物,主要是与糖皮质激素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及增加钙、磷排泄有关。多见于儿童、绝经妇女及老人,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骨折。

该如何应对:仅在急性发作时使用,尽可能避免长期用。

2、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药

人们熟知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预防血小板聚集的,叫做抗血小板药物。还有一类药物是直接抑制凝血酶的药物,叫做抗凝药。

抗血小板药,主要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疾病。而抗凝药,常用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某些抗凝药会导致骨质疏松:

华法林与其抑制降钙素沉积、促进骨吸收有关,常发生在桡骨远端、脊柱和髋骨,也见于肋骨。

肝素引起的骨质疏松常发生在脊柱和肋骨,与其增加骨胶原溶解、使甲状腺功能亢进而加速骨吸收、抑制骨形成等有关。

该如何应对:新型口服抗凝药、低分子肝素和磺达肝癸钠对骨转换影响较小,可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更换。此外,日常增加维生素D、钙的摄入量。

3、抑制胃酸分泌:质子泵抑制剂

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可极大影响质子泵发挥功效,从而减少胃酸分泌量,可缓解胃酸过多对病变胃粘膜的腐蚀作用,或者暴露幽门螺杆菌以便后续绞杀。

但质子泵抑制剂(PPIs)有增加髋骨、腕骨及脊柱骨折的风险,常发生在50 岁以上的患者以及 PPIs 服用剂量较高或用药史超过 1年的患者。

这与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导致肠道钙离子吸收障碍,反馈性引起甲状旁腺激素等分泌增加,促进溶骨,增加骨吸收等有一定关联。

该如何应对:避免长期吃。在日常饮食中,多吃牛奶、虾皮、汆熟的绿叶蔬菜等富含钙的物质,也注意提升维生素D的摄入量,多晒晒太阳。多多运动,刺激骨骼“抵御性增强”。

4、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主要用于治疗早期、胰岛素抵抗阶段的2型糖尿病。

但2006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该类药物能增加骨丢失、降低骨密度和骨质量。由其引起的骨质疏松常表现为全身骨骼受累,常见于上肢,累及肱骨和手部。

这与其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有关。还与其影响芳香酶系统,减少雌激素合成,增加骨吸收等有关。

该如何应对:建议换成二甲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并加强运动。运动在减弱身体胰岛素抵抗的同时,还可促进骨骼强健。


© 2019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保障部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6336173   传真:0519-86336173   Email:hqb@cztgi.edu.cn
0519-86336126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