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   发布日期:2019-05-17   浏览:75人次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知识

以慢阻肺、哮喘等为代表的慢性呼吸疾病,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被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列为全球“四大慢病”之一。

近日,在第五届BI肺健康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的呼吸内科、肿瘤科、儿科等千余名专家,共同探讨呼吸疾病诊治的难题。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在会上表示,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人数急剧增加,防治形式严峻。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及疾病负担均位居前列,包括慢阻肺、哮喘、间质性肺疾病、肺癌等。

慢阻肺:持续咳、痰、喘,需谨防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成果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9990万(约1亿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我国重大疾病负担。小气道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变部位,高效沉积于小气道的吸入治疗能更好改善此部位病变。

健康提示:2017年慢阻肺全球倡议(GOLD 指南)指出,戒烟是所有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关键干预手段。所以大家要掉戒烟。如果出现咳、痰、喘等症状,且持续有一两个月,就要趁早去医院诊治。

喘息/哮喘:预防要减少接触患病源

喘息和咳嗽是儿童哮喘最主要的临床症状。2015年,《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表示,约1/3 的儿童在3岁前至少有过一次喘息,3岁前出现喘息的儿童中1/2 经历过一次以上喘息急性发作,6岁儿童的喘息累积患病率接近1/2。气道狭窄和阻塞是儿童发生喘息的主要原因。

健康提示:家长要减少宝宝患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机会:⑴任何人接触宝宝之前均要洗手,宝宝也要经常洗手;⑵尽量让宝宝远离生病的大人和儿童;⑶在易感的季节您和您的宝宝接种流感疫苗。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现疑似病症早去确诊

据2018年《生物医学中心肺医学》杂志显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从首次症状出现到被明确诊断,通常被延误1-2年。还有研究表示,首诊时有一半的IPF患者被误诊为慢阻肺、哮喘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肺部疾病。疑似IPF患者到规范的医院就诊,这将极大地缩短确诊时间,尽早获得规范化治疗。

健康提示:据2014年《欧洲呼吸杂志》表示,当有缺氧、呼吸困难、干咳、气短、体重突然减轻、嘴唇发紫以及杵状指等症状体征出现时,就应怀疑是IPF疑似患者,应当及早到医院呼吸科就诊。2013年《Respiratory Research》期刊上表示急性加重会显著降低患者的存活机会。所以对于IPF患者而言,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患者在疾病初期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便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肺癌:高危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73.3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85%。 晚期肺癌患者平均总生存期只有8-10个月,而现在很多患者都能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甚至部分患者能够实现带瘤长期生存,这离不开近十年来靶向药物的发展。

健康提示:早诊断早治疗是治疗肺癌的关键。据 2014年《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指出,低剂量螺旋CT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癌的一个主要手段。建议肺癌高危人群例如经常吸烟、特别是有家族史的人,应该每年都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一旦发现病情可以及早控制。


© 2019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保障部 版权所有
电话:0519-86336173   传真:0519-86336173   Email:hqb@cztgi.edu.cn
0519-86336126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