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Hp可在人-人之间传播,口-口、口-粪是主要传播途径。前者主要通过唾液在母亲至儿童和夫妻之间传播,后者主要通过感染者粪便污染水源传播。目前我国Hp感染率高达50%。
一、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二、幽门螺旋杆菌是如何感染的
这些场景下,可能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平时注意预防
三、各年龄段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
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可能出现那些症状
五、HP感染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
六、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一定会得胃溃疡吗
七、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吗
八、哪些人推荐建议根除HP
九、根除HP后会得到这些收益
十、是不是一旦检查阳性了就要根治
理论上说,没有了Hp,确实能减少因它而引起的胃炎、溃疡、消化不良、胃恶性肿瘤。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幽门螺杆菌与人类共生了上千年,它可能对人体有一些保护作用,此外,目前大范围的杀菌治疗带来了细菌的耐药问题,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感染大国,就算是杀了菌也有可能再次被感染。
所以还是提醒大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治疗?这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评估决定。
十一、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方案
随着“三联疗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根除率下降,目前国内推荐“铋剂四联疗法”: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
PPI,可从已上市的药物中任选一种;铋剂,推荐选择枸橼酸铋钾。
抗菌药物,可从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6种药物中选择2种。
其中,7种抗菌药物组合方案已经过临床验证,疗程为14d,Hp根除率可达85%~94%(见下表)。
特别提醒:
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Hp耐药率≤5%,可重复使用;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易产生耐药性,而且Hp耐药率>15%,有用药史者,尽量避免使用。
国外指南推荐的“铋剂四联疗法”:
PPI(标准剂量,2次/d)+枸橼酸铋钾(120~300mg,4次/d)+四环素(500mg,4次/d)+甲硝唑(500mg,3~4次/d)。
十二、“铋剂四联疗法”的用药注意事项
1、质子泵抑制剂
PPI在根除方案中的主要作用: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MIC(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增加抗生素化学稳定性、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
服药时间:
PPI用于Hp根除时,要求胃内pH>5的时间超过18h/d,因此需要每天服用2次。
所以,第一次应在早餐前0.5~1h服用,第二次应在晚餐前0.5~1h服用。
特别提醒:
PPI对酸不稳定,均为肠溶制剂,不要嚼碎、压碎后服用。
2、铋剂(枸橼酸铋钾)
铋剂在根除方案中的主要作用:对Hp具有直接杀灭作用,延缓Hp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可额外提高耐药菌株根除率30%~40%。
服药时间:
国内推荐选用枸橼酸铋钾:每次220mg(以铋计),每日2次,餐前0.5~1h服用。
特别提醒:
服药期间口内可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即自行消失。
3、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可从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6种药物中选择2种。
无论选用哪2种抗菌药物,均应餐后1小时内服用。
主要是因为: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抗菌活性具有pH依赖性,因此应在PPI发挥最大抑酸作用时服用。
◆Hp主要定植在胃窦,抗菌药物在胃中的浓度越高杀灭Hp的作用越强。
◆六种抗菌药物均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特别是四环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克拉霉素,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特别提醒:
◆阿莫西林:青霉素过敏者忌用,不宜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四环素:可引起食道损伤,服药后半小时不宜躺卧;可引起光敏反应,不要直接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下。
◆呋喃唑酮:蚕豆病患者禁用呋喃唑酮;可引起不可逆的神经炎和严重的皮肤反应;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用药期间及停药后5天内禁止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食物、药品。
◆甲硝唑:过敏者禁用;严重的金属味;可引起头痛、头晕和共济失调;可引起双硫仑反应,用药期间及停药后2周内禁止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食物、药品。
◆克拉霉素:属于CYP3A4抑制剂,与“地平类”降压药合用可能引起严重低血压。
◆左氧氟沙星:可引起头痛和失眠;可引起光敏反应,不要直接暴露于阳光或紫外线下。
4、益生菌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可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是否可提高Hp根除率有待证实。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要立即暂停服药并找医生处理。
2.14岁以下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除非有必要,不建议常规检测HP和治疗。
3.抗生素使用要非常谨慎,不要自己买药治疗。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14岁以下小孩,尤其不要擅自用药!!!
保健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