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流感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12月8日,我国内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继续呈升高趋势,暴发疫情数明显增多,大部分省份已经进入今年的冬季流行季,为了避免中招,希望大家提高对流感的认知, 加强预防。
流感不是“受凉”
很多人喜欢用“受凉”来解释各种不舒服,但流感并不是“受凉”,而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即 A、B、C、D)四种型别。其中造成人体感染且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甲1即H1,甲3即H3),乙型(Bv即Victoria,By即Yamagata)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冬春季节,尤其高发。每年的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范围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相关死亡案例。仅我国,2018年就有70余万例流感患者。
预防流感,这些常识记得收藏。
1.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常由于受凉或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传染性不强,全身症状较轻或无,不发热或轻、中度热,无寒颤,自限性强。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其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2.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起病急,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全身症状,传染性强,并发症多等特点。
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等
3.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流感对人群普遍易感。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肥胖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4. 得了流感会怎样?
多数人表现为轻症,可在一周内自愈。
部分人群特别是孕妇、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肥胖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可导致并发症,出现严重临床后果甚至死亡,要密切关注重症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病情变化,及早治疗。
5.预防流感小妙招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
①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②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③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④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以防传播;
⑤ 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