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防治温馨提示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是热平衡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急症。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重症中暑不及时就医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容易发生中暑的场景
场景1:长时间佩戴口罩在无空调的高温环境中停留;
场景2:32摄氏度以上天气,在家中不开启空调;
场景3:长时间无遮阳状态下开展露天作业或运动。
场景4:高温合并高湿的环境
1、老年人:对热不敏感,机体散热不畅;
2、户外工作者(快递、司机、农民、保洁工、雇佣工、建筑工):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3、通风条件、散热条件差的室内工作人员;
4、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的人员;
5、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抗组织胺药、抗胆碱药、安眠药等会收缩血管,使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慢性病人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反应迟钝,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
6、独居老人:无法在第一时间识别先兆或轻症中暑症状,发现时多已进展为重症中暑;
7、孕产妇、婴幼儿:身体虚弱,体温调节功能差;高温季 “捂月子”也容易造成中暑。
中暑的预防方法
1、开启空调:室内温度32摄氏度以上,电扇对减少中暑发生的效果甚微,开启空调是最好的降温措施。在没有空调的环境下,可经常用凉水洗脸、擦拭身体。
2、避免长时间无遮挡地暴露于阳光直射环境下,避开高温时段出门(12:00-14:00)。如必须暴露时,做好遮阳防晒工作(轻薄、宽松及浅色的全棉服装;戴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
3、科学足量补水:高温关注补水,远离酒精和甜饮料。大量出汗应补充盐汽水或淡盐水,保证充足睡眠,保证合理膳食,提高机体抵抗力。
中暑的急救
1、脱离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或打开空调,脱去外衣,双脚抬高取平卧位安静休息。
2、反复用冷水、冰水擦洗面部、四肢或全身,直至体温将至38℃以下。
3、神志清醒者及时补水,可视情况饮用淡盐水、盐汽水或白开水。
4、如体温持续升高,请立即拨打120电话,送医疗机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