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在中国基本上是人尽皆知。虽然名气大,但不少人经常询问,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才能用。现在就来讲讲六味地黄丸如何服用。
六味地黄丸是啥?
六味地黄丸是由宋代儿科名家钱乙创制的方子,本叫地黄丸,由于这个方子由熟地、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六味药组成,于是后来就改称六味地黄丸了。
这六味中药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熟地入肾经,有滋阴补血、益肾填精的作用;山萸肉滋补肝经,兼入心经、肾经;山药补脾,兼入肺经;丹皮清肝火;茯苓去除脾经的水湿;泽泻直入肾经泻水。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其实是兼补肝脾肾的,是一个比较全面调理身体的方药。
六味地黄丸适合谁服用?
六味地黄丸主要针对肾阴虚,哪些人属于肾阴虚呢,可以从舌象、脉象和症状来判断。
1、 看舌象、脉象
肾阴虚者一般是舌质红、舌苔薄,脉细数的人;如果脉搏跳得比较缓慢,就不需要服用。
2、 看症状
● 腰膝酸软:肾的位置就在腰部,腰是肾的“宅第”,如果肾阴虚,则会导致腰部不适;
● 五心烦热: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 头晕眼花:这是因为气虚不足、虚火上攻的缘故,常伴眼睛干涩、见风流泪;
● 耳鸣耳聋:这种耳鸣一般时间长、声音小,和那种轰轰的耳鸣不同;
●盗汗: 晚上睡觉时无缘无故出汗,称为盗汗,是阴虚的表现之一,严重者被褥都会被汗湿。
这三类人不适合服用!
一、 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者不宜
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烦热、头晕耳鸣等。六味地黄丸虽说有补肾的作用,即使健康者短时间吃了也许不会有明显副作用,但长期服用,很可能出现腹满、便溏、食欲不振等情况。服药应遵从《皇帝内径》”有故无殒”理论,有是故而用是药,有病病受之,无病体受之。
二、 明显肾阳虚者不宜
肾阳虚多表现为面色偏白、腰膝酸冷、体质虚弱、喜暖畏寒。阳虚患者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身体会越吃越偏。许多性功能障碍患者,以为是因为肾虚引起的,于是就自作主张服用六味地黄丸,但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 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者也不宜
虽说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但方子内滋阴的药偏多,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所以,即使你是属于肾阴虚者,但脾胃功能不好,也不建议服用。
最后要提醒大家,即便是肾阴虚者也不宜长期连续服六味地黄丸。一般建议服一个月后停一段时间,或吃一周中间停两天,让身体适度休养。另外,长期用六味地黄丸可能阻碍脾胃运化,最好在饭后10~15分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