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决秉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加大绿色节能整治力度,一年来我校绿色节能工作呈现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后勤保障部积极调研、科学推进、打造典型,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学校在全省高校中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2022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江苏省水效领跑者”、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高校)”,节水工作案例成功入选全国“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精神,同时要让广大师生了解学校水资源和能源消耗情况,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透明度,借此对师生进行节能节水的宣传,引导师生树立绿色生态理念,现将2022年度学校能源工作情况进行公示。
一、水资源及能源消耗情况
本文中用能用水人数为各类在校生人数、教职工人数、临时聘用人员等所有用能用水人数折算。日均用量按照全年365天计。
1.水资源消耗情况


由上述表1和柱形图可以看出2022年相比2021年在校人数、全年用水量、全年水费有所增加,但是2022年人均年用水量呈现良好的下降趋势,较2021年下降6%。同时2022年人均年用水量为26.5m³/人*年,远低于水利部规定的南方高校人均年用水量45m³/人*年的先进指标,节约比例为41%。
表2 2021-2022年水资源重复利用情况对比表


由上述表2和柱形图可以看出2022年中水用量(重复利用水)略低于2021年,主要原因是中水设备老化,故障率高,但全年中水用量仍达到学校新水用量的20%以上,节约水费支出约30余万元。2022年后勤保障部认真调研、充分论证,完成了中水回用系统控制柜整体更换与升级改造,预计2023年中水用量可达到11万m³左右,预计节约水费约40万元。
2.电能消耗情况
表3 2021-2022年电能消耗对比表


由上述表3可以看出2022年虽然用能人数有所增加,但总用电量、人均年用电量较2021年均有所下降,下降比例为2.3%和10.9%。经分析,一是因疫情影响学生返校、离校时间有调整,学生总体在校时间略有下降;二是学校后勤保障部推行的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形成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成效。
表4 2021-2022年光伏发电情况对比表


由上述表4和柱形图可以看出2022年光伏系统发电比2021年略低,但在正常范围之内,经分析天气原因为主要因素。
3.天然气消耗情况
表5 2021-2022年天然气消耗情况对比表


由上述表5和柱形图可以看出2022年度全年用气量较2021年度用量呈上升趋势,经分析与2022年全校人数增加,疫情集中住校等因素相关。
二、节能节水管理
学校不断加强节能组织领导,成立绿色节能团队,同时不断提升智慧互联、物联网等技术,加快智慧化后勤建设与升级。持续开展食堂光盘行动,高质量落实校园垃圾分类。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深入开展能源审计、能耗公示。形成管理节能、技术节能、教育节能的绿色学校管理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定制节能节水规划,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2008年学校成立节能领导小组,定制节能节水规划,组建了院、系、班组三级节能管理网络。2022年后勤保障部成立绿色节能团队,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加大绿色学校创建力度。
2.建立节能节水制度,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推进能源审计和水平衡测试
学校先后制定了《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用能设施巡检维护制度》、《节能管理员岗位职责》等相关制度。同时后勤保障部积极响应政府节能低碳号召,引入第三方资本,推进实施合同能源BOT管理模式,通过对洗澡热水BOT,直饮水BOT,洗衣BOT、宿舍电吹风BOT等管理模式,实行谁使用谁付费原则,促使师生强化节约意识,杜绝水电浪费现象。
通过建立节能节水相关制度以及引入合同能源BOT管理模式,学校节能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022年我校获得水平衡测试合格证,同年顺利通过常州市水利局用水审计。2022年回收水费47.241189万元,回收电费214.618792万元。
3.运用物联网等智慧互联技术实施绿色运行管理
2022年,学校完成了分体空调远程控制平台项目和校园路灯智能控制系统项目,充分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实现校园可视化管控,实时按照绿色节能要求进行节能远程控制,防止教职工下班后忘关空调,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提升管理效率和节能水平。
4.生活垃圾分类,引领新时尚
校内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成立常纺院“绿色同心圆”师生志愿者服务站、设立2个校园垃圾分类师生志愿者服务点。2022年后勤直属党支部组建党员绿色公益先锋队,党员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00人次,志愿服务时间70余小时,学生志愿服务300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达200余小时。2022年回收垃圾总量126472kg,实现了绿色节能校园建设公益服务活动常态化。
5.全面持续开展食堂光盘行动 ,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教工餐厅、学缘餐厅持续执行自助称重就餐模式,促进就餐师生主动响应光盘形式,效果明显,2022年较2021年泔水量下降10%。除自助称菜外还不断推出半份菜(饭)、小份菜(饭)以及简约型套餐,传递了节约理念,挖掘并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做到了适量不降质量。
三、节能节水技改
学校始终将绿色学校理念贯穿于校园建设与工程改造全过程,同时发挥多学科优势,实现全过程节能节水。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等绿色产品,有序推进老旧耗能空调改造、绿色学生食堂建设、宿舍洗澡热水系统升级优化等,降低学校人均能耗、水耗。
1.淘汰老旧高能耗空调,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提升
2022年学校完成学生宿舍区空调更换,原高能耗老旧单冷空调全部更换为一级能效等级冷暖变频空调,该项目的完成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在节能的同时还提升了在校学生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2022年总计清洗保养分体空调约2800余台,多联机外机41台,多联机内机112台;拆、装、移机服务57次;空调故障及时维修约300次,有效降低能耗。
2.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全面推进绿色学生食堂建设
2022年后勤保障部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规划设计学生食堂智慧餐厅,2023年初建设完成,这是我校为打造“绿色学校”、“健康学校”又一新举措,旨在全面贯彻实施“光盘行动”。智慧餐厅的建成也受到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和兄弟院校的来访参观、考察。
3.实施宿舍热水系统优化改造,提升学生使用舒适度
为贯彻落实政府关于节能低碳有关政策精神,以及保障学生在冬季极寒天气下洗澡用水的稳定性,同时又节能降耗,后勤保障部2022年对宿舍洗澡热水系统管网及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此次升级改造因借助合同能源管理BOT模式,改造费用由第三方承担,学校无资金压力。同时通过此次升级改造,不仅极大提高了宿舍洗澡热水的制热能力,保障了学生洗澡用水的稳定性,还可以有效节约电能和水资源。年节约电量约10万度,节水约3万m³,一举多得。
4.实施中水回用系统升级改造,有力提升水效水平
因中水回用系统老化,2022年底后勤保障部对中水回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本次改造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在方便操作同时可以更加直观的显示控制系统运行状态及故障现象,有利于系统的维护。
通过改造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少因设备、传感故障而引起的马桶缺水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活舒适性,同时还能极大地节约水资源,预计2023年年节约水费约40万元。
5.积极响应“双碳”要求,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为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精神,建设绿色学校,满足教职工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后勤保障部于2022年经专家论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BOT模式建设完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9台,有效节约学校资金资源。
该项目响应了政府节能低碳相关要求,是我校完成“双碳”目标建设机制的重要一环,是我校建设绿色学校的重要拼图。改善了新能源汽车乱停、乱充电的不良现象,实现了年节约用电量约2万度的预期目标。
四、多维度培育绿色校园文化
学校将绿色学校的创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师生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精心开展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粮食安全宣传周、地球日等活动,培养师生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深度诠释了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到师生绿色节能教育全过程中去。
五、经验总结
2022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落实精细化的节能减排措施,实施节能技术绿色改造,积极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智慧后勤管理。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规范标准;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培训;学习新技术、引入新项目,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等手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今后后勤保障部将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为目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腾飞,愿我们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砥砺前行!